绍派伤寒的形成及对仲景学说的贡献
沈钦荣 浙江省绍兴市中医院 312000
关键词:绍派伤寒 学术探讨
自汉张仲景撰《伤寒论》,后人咸以其为准绳,尊其为医圣。仲景之后,能承其衣钵,卓然创立新言,吴门温病学派算一派,我越中绍派伤寒也算一派。本文拟就绍派伤寒的形成及对仲景学说的贡献作一探析。
一、绍派伤寒的形成
绍派伤寒,以俞根初《通俗伤寒论》而得名。《通俗伤寒论》何秀山序曰:“吾绍伤寒有专科,名曰绍派。”它发端于明代,成熟于清末民初。
张景岳《景岳全书•伤寒典》阐述的论伤寒之汗法、下法、补法、慎用苦寒的学术观点,强调勘病、辨证、论治的统一,认为伤寒为外感百病之总名,将“温病”、“暑病”专篇,隶于伤寒名下,可谓绍派之滥殇。清乾、嘉年间的俞根初所著《通俗伤寒论》,为绍派伤寒的确立奠定了基础。稍后于俞氏的任沨波,为任越安之裔孙,任氏四代皆精伤寒。越安视柯韵伯《伤寒论翼》错讹处,去繁就简,成《伤寒法祖》二卷,沨波著有《医学心源》四卷,《任氏简易方》一卷。其后,章虚谷撰《伤寒论本旨》,对仲景原文条分义析,并撰“伤寒热病辨”,提出先分病类后辨病症,详析伤寒、温热,而对叶氏《温热论》、薛氏《湿热条辨》的解释,颇有新意。高学山的《伤寒尚论辨似》,能辨喻嘉言之似是而非处。何秀山在俞氏《通俗伤寒论》的三卷抄本上,每条每段各加按语,或作阐发,或作补正,使“俞氏一生辨证用药之卓识雄心,昭然若发蒙”(何秀山前序),其功不可抹。
在绍派伤寒形成过程中,何廉臣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先著《重订广温热论》、《感证宝筏》,变化《伤寒论》成法;继则给《通俗伤寒论》逐条勘证并加以发挥,使该书内容大增,从三卷到十二卷,可以说是绍派伤寒第一次集成;尔后,又编著《湿温时疫治疗法》、《增订时病论》,校刊许叔微《伤寒百证歌注》、日本丹波氏《伤寒广要》、《伤寒述义》,浅田栗园的《伤寒论识》,进一步阐发了绍派伤寒的学术观点。赵睛初《存存斋医话》、黄寿衮《梦南雷斋医话》、张鲁峰《 堂医话》,记载各自治伤寒的临床经验及学术观点。张畹香著《暑温医旨》,书中“舌苔辨”、“伤寒论治”等篇,都反映了他独特的见解。周伯度在《六气感证要义》中明确指出:“外感之证,不出风寒暑湿燥火六气,曰伤寒者,对杂病而言之;若对内伤而言,则伤寒亦同为外感。伤寒之方,多可施于六气,六气之病,亦可统于伤寒。是故欲明伤寒,当先详六气,六气者,伤寒之先河也”。议论透彻明朗。钱清杨汛之邵兰荪,菖蒲溇之胡宝书,治伤寒时病颇多心得,在病人中信誉甚高,日诊逾百人,为著名临床实践家,为绍派理论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素材。曹炳章著《瘟痧证治要略》、《暑病证治要略》,并补何氏未竟之《增订通俗伤寒论》中卷之下及下卷,撰写《通俗伤寒论绪言》,并编《历代伤寒书目考》(包括许多手抄本),在理论研究及编辑整理绍派伤寒医著方面贡献尤殊。建国初陈幼生、傅伯扬、傅再扬、陶晓兰、潘文藻、湖塘傅氏伤寒专科,亦以擅长伤寒而著称当地。徐荣斋所著《重订通俗伤寒论》及其他有关研究绍派伤寒的学术论文[1],为扩大绍派伤寒在全国的影响,作出了贡献。1983年,绍兴市中医学会组织召开绍派伤寒专题学术研讨会,较系统地研究了绍派伤寒的历史及学术成就,引起国内学术界的关注。
绍派伤寒的形成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吴中温病学说的影响。清季、民国间,越吴两地医家来往频繁,交流密切,如何廉臣崇尚叶天士之说,曾寓苏垣,与苏州名医傅星槎等切磋医术一年之久,两地医家学术思想相互研讨,相互渗透是很自然的事。②越地卑湿温热绍人喜酒水的气候人文环境,温疫时病频发的现状,套用仲景辛温之法临床屡遭碰壁的事实,促使医家进行反思,自创新路。③有一群传统理论功底深厚,临床实践功夫了得,思想活跃,不甘墨守陈规的医家。就绍派来说,俞根初是一位重要人物,《通俗伤寒论》是一部重要著作,但仅凭一人一著,是形不成一个学派的。正是在他周围、前后有一个医家群体,他们虽无明显的师承关系,但研究的中心却是相同的,都是四时外感病,且都处于越中这个区域,他们集体的睿智卓识,汇集成河,共同造就了绍派的辉煌,这在全国少有,在中医发展史上也值得书上一笔。
二、对仲景学说的贡献
绍派伤寒的形成标志着中医对外感热病的认识和治法上的又一创新,它将六经辨证与三焦辨证有机结合起来,与传统的六经辨证不同,也有异于温病学派之说,其对仲景学说的贡献包括:
1、崇六经,参三焦,寒温一统成新论
《伤寒论》被后世医家称为统治外感病的专书,六经辨证被誉为统治百病的辨证纲领,清代吴中叶、吴温病学派兴起,却对此提出异议。他们认为《伤寒论》“专为伤寒而设,未尝遍及于六淫也”(《温病条辨•朱序》)。“仲景之书专论伤寒,此六气中之一气耳……其余五气,概未及之”(《温病条辨•汪序》)。所以,叶天士创卫气营血辨证,吴鞠通倡三焦辨证,以别于伤寒之六经辨证。吴鞠通谓:“若真知确见其为伤寒,无论何时,自当仍宗仲景;若真知六气中为何气,非伤寒者,则于本论中求之”(《温病要辨•自序》)。由此而引发了伤寒派与温病派之争。绍派伤寒则独辟蹊径,对《伤寒论》提出的“六经”实质提出了新的见解。
俞根初遵《内经》、《伤寒论》之旨,重温热病病变之实,结合临床,提出以形层说解六经理论的新观点。其内容有二:一是内外形层。俞氏说:“太阳经主皮毛,阳明经主肌肉,少阳经主腠理,太阴经主肢末,少阴经主血脉,厥阴经主筋膜”(《通俗伤寒论•六经形层》)。二是上下形层。俞氏说:“太阳内部主胸中,少阳内部主膈中,阳明内部主脘中,太阴内部主大腹,少阴内部主小腹,厥阴内部主少腹”(同上)。俞氏还以太阳经的桂枝汤证、麻黄汤证作证,指出不仅在外在恶寒发热的皮毛病状,而且还有胸闷、咳喘的胸部症状,言荀意赅,明白透彻。何氏祖孙的注释更有利我们理解俞氏的观点。何秀山说:“此即六经分主三焦之部分也。《内经》云,上焦心肺主之,中焦脾胃主之,下焦肝肾主之,乃略言三焦内脏之部分也。合而观之,六经为感证传变之路径,三焦为感证传变之归宿也。”何廉臣谓:“张长沙治伤寒法,虽分六经,亦不外三焦。言六经者,明邪所从之门,经行之径,病之所由起所由传也;不外三焦者,以有形之痰涎水饮瘀备渣滓,为邪之搏结,病之所由成所由变也。窃谓病在躯壳,当分六经形层;病入内脏,当辨三焦部分,详审其所夹何邪,分际清析,庶免颟顸之弊。”为此,俞氏提出了“以六经钤百病,为确定之总诀;以三焦赅疫证,为变通之捷经”(《六经总诀》)。胡宝书则有“竖读伤寒,横看温病”之说。“《伤寒论》实际上只讲六经辨证,没有讲三焦辨证,把三焦辨证纳入六经辨证之中,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充实和发展了六经辨证法,这应当看作是绍派的贡献。”[2]绍派这种以六经统三焦的辨证方法,与吴门温病学派主张温病与伤寒对立的观点是不同的。何廉臣称之曰:“廉臣细参吴氏《条辨》峙立三焦,远不逮俞氏发明六经之精详,包括三焦而一无遗憾”(《六经总诀》)。
2、重观目,擅腹诊,诊法创新
叶天土辨治温病所总结的辨舌、验齿、察斑疹、白 喜法,是对外感热病诊法的创新,俞氏辨治伤寒,主张四诊合参,重观目、擅腹诊,则是俞氏的创新。
俞氏观目之法,首以目开目闭别阴阳。凡开目欲见人者阳症,闭目不欲见人者阴症。次观神之有无测重危症的吉凶。凡目有眵有泪,精采内含者,为有神气,凡病多吉;无眵无泪,白珠色兰,乌珠色滞,精采内夺及浮光外露者,皆为无神气,凡病多凶。俞氏通过观察患者目白、目眵、目泪、目胞等的变化,辨其属热属寒,为湿为风。俞氏之观目法,使医者能在纷繁的症候中抓住主要矛盾,于重危病人尤为重要。何廉臣谓:“俞氏以观目为诊法之首要,询得诊断学的主脑”(《观两目》)。
腹诊源于《内经》,俞氏推腹诊为“诊法之第四要诀”。俞氏将腹诊的意义概括为:①虚里测吉凶。按之应手,动而不紧,缓而不急者,宗气积于腹中,是为常。其病理变化,按之微动而不应者,宗气内虚;按之跃动而应衣者,宗气外泄。按之弹手,洪大而搏,或绝而不应者,皆心胃气绝,病不治。虚里无动脉者心死;搏动而高者,亦为恶候。②冲任辨真假寒热。俞氏以为诊冲任预后与虚里同功,而辨寒热真假尤为可据。按冲任脉动而热,热能灼手者,症虽寒战咬牙,肢厥不利,是为真热而假寒。若按腹两旁虽热,于冲任脉久按之,无热而冷,症虽面红口渴,脉数舌赤,是为真寒而假热。③察有形实积。水积胸者,按之疼痛,推之漉漉。食结胸者,按之满痛,摩之嗳腐。血结胸者,痛不可按,时或昏厥。何廉臣说:“俞氏按胸以诊虚里,按腹以诊冲任,较诊太溪、趺阳,尤为可据,故腹诊之法,亦诊断上之必要。”俞氏可谓是《内经》之后集腹诊大成者。
3、辨证重湿,施治主化,屡用达药
俞氏谓:“浙绍卑湿,凡伤寒恒多夹湿”(《六经方药》)。辩证重湿,施治主化,是俞氏治伤寒的一个特色。如治风湿,常以温散之品通汗,通用如羌、防、白芷,重则二术、麻、桂,以取“风能胜湿”之意。湿热以芳淡之品宣化之,通用如蔻、藿、佩、滑、通、二苓、茵、泽之类,重则五苓、三石亦可暂用,取其辛香疏气,甘淡渗湿之义。燥邪为病,虽有凉燥、温燥之分,治有温润、凉润之异,但达郁宣气则一。郁火为患则宜发,发则火散而热泄,轻扬如葱、豉、荷、翘,升达如升、葛、柴、芎以发散之。胡宝书也有同感,认为绍地不但真伤寒少见,纯粹之温热病亦不多见,所豉外感多夹湿邪为患,提出治时病当化“湿”为先。认为“治湿先须治气,气化则湿自化。湿之所以停滞者,皆因气之不运,运之则湿焉能留”(《伤寒十八方》)。绍派医家治感证多选用质轻的草木花类药,质重之介类药及血肉有情之品不常用,药之用量亦较轻,并喜欢用鲜品及汁,赵晴初擅用花露,也颇有个性。俞氏用药,妙思迭出。俞氏认为:“浙绍卑湿,凡伤寒中多夹湿,故予辛温中佐以淡渗者,防其湿停也,湖南高燥,凡伤寒最易化燥,仲景于辛温中佐以甘润者,防其化燥也。辛温发汗虽同,而佐使之法则异”(《发汗剂》)。俞氏还善于化裁古方,如新加三拗汤,为《局方》三拗汤基础上加荆、薄、疏风,桔、甘宣上,使以橘饼、蜜枣辛甘微散,变峻剂为平剂,以治风伤肺、寒伤太阳,头痛恶寒,无汗而喘,咳嗽白痰等症,效如桴鼓。凡此种种,随处可见。何秀山称之为“屡用达药,善于化裁者矣”(《发汗剂》)。绍派医家的用药经验,丰富了仲圣一百十三方的内涵。
4、调饮食,适四时,治养并重
治养并重的观点,在仲景《伤寒论》中早有明确反映,但俞氏为时病专设瘥后调理一节,分药物调理法、食物调理法、气候调理法、起居调理法及情志调理法,详尽周到,则是创举。俞氏以为瘥后之余邪,毕竟是强弩之末,邪虽应清,但所选药与病初之清邪者大不一样。如初病之热为实热,宜用苦寒清之,而大病后之热为虚热,宜用甘寒。慎食忌,重食补,还指出当地之不良习俗,如床头果品,枕边酸甜,于病不利。还告诫患家应注意情志调摄。凡费力、劳心、过喜、过怒、多言多动,皆能致复。应除思虑,节言语,戒嗔怒,静心和气,使病家目见耳闻,心悦情服,有益康复。虽略嫌其烦,但句句在理,实用,体现“通俗”本色也。
纵览绍派于仲景伤寒学说,一是有创新之处,二是通俗实用。正如张山雷所说:“且言虽浅近,而取之无尽,用之不竭。智者见智,仁者见仁,老医宿学,得此而且以扩充见闻,即在后生小子,又何往而不一览了然,心领神会”(《通俗伤寒论•张序》)。绍派是一群体,以上所述,仅俞氏之《通俗伤寒论》为主,其他医家多未论及,愿有识之士,将绍派进一步挖掘宏扬。
参考文献:
1、徐荣斋,仲景学说在绍兴的发展。浙江中医杂志,1981,(7):290—292
2、陈天祥,柴中元。“绍派伤寒”学术思想略窥。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2,(2)47——49
3、沈钦荣,绍兴医药文化,第1版。北京中华书局出版,2004年。1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