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潘秀玮
在日常医疗活动中,绍兴市中医院创伤骨科主任中医师丁积勇总会碰到这样的老年病人:只是走路轻微扭一下,随即倒地而发生髋部骨折;地滑摔倒,手掌撑地就发生腕部骨折;坐在汽车后排,车辆一颠簸就腰部骨折等等。
老年人为什么会频繁摔倒,频繁发生骨折?今天丁医生跟大家聊聊老年人脆性骨折的问题。
丁医生介绍,脆性骨折即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是一种低能量或非暴力骨折,指在日常生活中未受到明显外力或受到“通常不会引起骨折的外力”而发生的骨折。多见于老年人群,尤其是绝经后妇女,好发于髋部、腕部、腰部、肩部等部位。
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脆性骨折?丁医生解释,脆性骨折以骨质疏松症为病理基础。由于骨质疏松,骨组织微结构破坏,骨质力学性能明显下降,因此轻微外伤即可导致骨折。
同时,大多数老年人均存在肌肉萎缩,肌肉力量下降,肌肉协调性差,倒地时骨骼缺少肌肉的保护及缓冲,也是骨折好发的因素之一。
再者,老年人基础疾病较多,如高血压、中风、帕金森综合征等,走路不稳,发生外伤的概率也比普通人高。
预防脆性骨折需从抗骨质疏松及防跌倒两方面着手。
丁医生说,如果骨质疏松不严重,可以多喝牛奶、多吃新鲜蔬菜及豆制品等高钙食品。如果骨质疏松严重,则须进行药物抗骨质疏松治疗,基础药物包括钙剂及维生素D。鼓励老年人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运动,如慢走、打太极拳等。体育运动可防止肌肉萎缩,增进肌肉力量,提高肌肉协调性。少去人多拥挤的地方,家里尽量保持地面干燥,穿防滑鞋,浴室使用防滑垫,以防滑倒。
如果不幸发生了脆性骨折,又该如何治疗呢?
丁医生表示,发生脆性骨折后,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如果脆性骨折发生在髋部,须长期卧床保守治疗。而长期卧床会有肺炎、褥疮、尿路感染等并发症发生,且痛苦大。因此如果身体允许,一般都建议手术治疗,以期尽早下床活动。
如果脆性骨折发生在腕部,因老年人活动减少,功能要求相对较低,多数可以保守治疗,一小部分需要手术治疗。
对于腰部的脆性骨折,一般也可保守治疗,但如果疼痛明显,不耐长期卧床,也可采取微创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