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晚报】心衰患者如何自我调养?

信息来源: 本站原创 发布人: 发布时间: 2018-02-09 : 访问次数: 2550

返回列表
字号: AAA

       中医师建议“三分治,七分养”

  记者 潘秀玮

  心力衰竭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极大部分心力衰竭患者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经过规范化治疗,可有效减少再住院率,降低医疗费用,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绍兴市中医院心内科俞梅中医师认为,对慢性病的治疗往往应“三分治,七分养”,心衰病人除接受正规的药物治疗外,还应加强日常生活调养。

  俞梅中医师认为,心衰患者饮食上应强调低盐饮食,少食肥甘厚腻之品。患者调整饮食习惯,做到一日三餐或四餐,平衡饮食,控制饮食中钠摄入量。

  在起居调养方面,中医认为心衰多为虚证,部分本虚标实,“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生活中要重养正气。患者生活宜起居规律,作息定时,保证充足的睡眠,顺应四时的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防风寒外感内侵,避免心衰诱发因素。居住环境以温和的暖色调为宜,不宜在阴暗、潮湿、寒冷的环境中生活,平时要注意腰部、背部、下肢的保暖。酉时为肾气最阴时,晚上8点至9点可浴足治疗按摩涌泉穴10—15秒,以助肾阳升发。心衰患者宜静养心气,“惊则气乱”“恐则气下”,故应保持周围环境安静,避免突然之噪声,以免加重心衰。

  在运动康复方面,中医认为劳伤过度均可致心气亏损,致“劳伤心脾”“劳则气耗”。因此心力衰竭病人要注意休息,作息规律,保持充足的睡眠非常重要。心力衰竭恢复期根据患者的心功能状态适度做内养功、打太极拳、八段锦等,对帮助康复有良好的作用。但应避免采用举重、推重物、过重家务劳动等运动方式。

  另外,患者可开展中医保健法,借鉴中医药的传统疗法,如浴足、按摩穴位心俞、肾俞等可达心肾相交之功用。当然,心衰病人在医生指导下正规服药的同时,要注意配合医生观察血压、心率、尿量、体重、血电解质、肾功能和心电图等的变化,定期心内门诊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