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晚报】试试小儿推拿 助力流感防治

信息来源: 本站原创 发布人: 发布时间: 2018-01-29 : 访问次数: 3071

返回列表
字号: AAA

        冬季,宝贝反复感冒
  试试小儿推拿

  助力流感防治

  记者 潘秀玮

  近期,流感肆虐,各医院儿科、呼吸科等相关科室门诊量剧增。吃药、做雾吸、挂点滴,很多时候孩子不配合,大人也心疼。其实,防治流感除中西药物治疗外,病情轻的患儿还可以选择小儿推拿治疗,病情较重患儿选择中西医药物配合小儿推拿外治疗法,可以较快康复。

  “小儿推拿历史悠久,是中华医药学的一绝,绿色,无副作用,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通常,医生根据患儿的病情,以不同的推拿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殊部位,从而调节机体的生理病理状况达到治疗和保健的目的。”绍兴市中医院推拿科王月利医生向记者介绍说,防治小儿流感常用手法清肺平肝,补脾肾二经,点揉天突、膻中穴,点揉肺俞,捏脊等几种。

  先说说第一种,“五经穴”,拇、食、中、无名和小指螺纹面分别为脾经、肝经、心经、肺经、肾经。上推为补,下推为泄。

  接着是“清肺平肝”,操作为直推(下推)无名指与食指螺纹面,从指根向指尖方向推动。接着“补脾补肾”,操作为直推(上推)拇指与小指螺纹面,从指尖向指根方向推动。

  第二种,是点揉天突、膻中、肺俞穴。首先要“定位”也就是找准患儿的穴位,“天突”是在颈部,当前正中线,胸骨上窝中央。“膻中”在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中点。而“肺俞”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左右各一。操作时以中指或食指指端揉。可以起到理气顺气,止咳化痰,开胸散结,调理肺气的作用。

  第三中是“捏脊”也叫“倒捏脊”,也要先“定位”,就是找到患儿后背正中,整个脊柱,从大椎或后发际线至尾椎的一条线。操作时以两手拇指置于脊柱两侧,从上至下,边推边以食中二指捏拿起脊柱旁皮肤。可以助患儿扶正驱邪,强腰脊,促生长发育。

  王医师强调说,中医临床采用辩证施治,随症加减取穴治疗。传统小儿推拿主要适用于0~10岁儿童,对于6个月以下的宝宝不建议家长自己操作,7岁以上的小孩,运用小儿推拿时可适当增加时间和力度。推拿的力度不是越大越好,小儿皮肤娇嫩,力度太大容易损伤小儿皮肤,应轻快、柔和、有力。

  “病轻患儿,操作时间宜短,用力宜轻,速度宜慢,治疗频率为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病重患儿,操作时间宜长,力度宜重,速度宜快,治疗频率为一至二次每日。冬季在室内操作前还需要注意调整好合适的室内温度,避免小儿着凉。”此外,王医师还建议,流感患儿治疗期间宜清淡饮食,忌食海鲜类食物、油腻油炸食品、甜食等,多吃蔬菜水果。小儿患病时需多休息,多饮水,避风寒,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