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晚报】夏天胃口差没精神正常?其实这也是一种病!

信息来源: 本站原创 发布人: 发布时间: 2016-08-12 : 访问次数: 2443

返回列表
字号: AAA

    记者 徐霞鸿

    桑拿天,天天“烧烤”模式,人的胃口往往要变差。很多人以为这是正常现象,等天气凉快了就自然好了。其实,如果热到不想吃饭,倦怠乏力,头晕心烦,可不是正常现象,这是一种病,中医把这叫做“疰(zhù)夏”。  
  老底子绍兴人习惯在立夏之日称体重,特别是给孩子称一称,有“保重”之意,过了一个夏天不要瘦下去。此外,还有“立夏吃豆,不会疰夏”、“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等说法。当然,这些都是一些习俗,更多的是祝福的意义。那么,从医学角度,应该如何来防治“疰夏”呢?为了解答这一问题,记者专门采访了绍兴市中医院中医内科的主治中医师俞俊薏。  

  

  疰夏是夏天

  特有的一种疾病

  好发于老人、儿童等体质较弱的人群

  “疰夏”发病与暑邪有关,《黄帝内经》中有言“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故暑邪致病多在夏至到处暑这段时间。暑邪致病的特点主要有三个:一是性炎热,善发散,容易耗气伤津;二是多夹杂湿气;三是暑气通心,容易出现神志上的变化。俞医师告诉记者,“疰夏”是中医学特有的病名,是一种夏季特有的疾病。通俗地说,就是因为夏天气温高湿度大,本就气阴两虚或体内湿热过重的人,以脾胃为主的脏腑功能一时无法适应暑湿的气候环境,大量出汗又带走了很多水和盐分,使身体的电解质失去平衡,代谢酶类活性降低,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这时候,人体胃肠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出现食欲降低,倦怠无力。  

  “‘疰夏’往往有这样的特征,一到夏天,就会觉得身体诸多不适:全身热,周身乏力,困倦欲睡,不思饮食,甚至持续低热。眼见着身体日渐消瘦,到医院做各项检查,却怎么都查不出具体的病因。但一到秋凉,这些症状往往就不治自愈了。”俞医师告诉记者,出现这种症状,内因是脾胃功能较差,气阴不足,或体内湿浊比较重,外因主要是暑气内注。  

  一般“疰夏”的人要么天生体质较差,要么这段时间较疲累,导致身体机能下降,所以老人、孩子等体质差的人比较易得“疰夏”。

  

  夏天的病可以用夏天的食物来治

  荷、西瓜、绿豆汤等可缓解疰夏症状

  那么,如何来防治“疰夏”呢?“如果是每年都要发的人,最好在立夏前后,根据体质特点吃一些补气养阴或醒脾利湿的食物。”俞医师说,中医讲究自然界的相生相克,所以这种夏天特有的疾病可以用夏天的特有的食物来治。比如荷,就全身都是宝,藕汁是益气养阴的,荷叶是清暑祛湿升清的,莲子能健脾益气,莲心还能清火;再比如西瓜,被誉为“天然白虎汤”,可以淸暑益气生津,西瓜通身都是可以吃的。最外面的青皮入药,可以煎水喝,皮肉相连的白色的部分,则可以像冬瓜一样当菜吃,都是比较好的夏季养生食物。当然,如果是湿气较重、大便溏稀的人,则不宜多吃这些凉性食物。而应以健脾利湿的米仁、扁豆、芡实等调理。另外“说起西瓜,需要注意的是,最好不要吃冰的,放在井水中浸一下,或者空调房里冷一下,倒是可以的。夏天胃肠道虚弱,吃这些冰凉的食物,容易拉肚子。”此外,梨汁、雪莲果、绿豆汤、白木耳等也都是非常不错的夏天清补的食材。

  这是食疗的部分,也可以服用一些方剂预防“疰夏”。比如可用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的生脉散,服用一个星期左右,可以预防“疰夏”。比较常用的还有人参、茯苓、炒白术、甘草、藿香叶、木香、葛根组成的七味白术散。如果舌苔黄厚、湿热偏重的人,则可以试试以西瓜翠衣为主药的王氏清暑益气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