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入伏,也就是进入传统说法中的“三伏天”。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盛之时,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
“冬病夏治”是中医特色的传统治疗项目,有多种治疗方法,比如艾灸、拔罐、热疗等中医特色外治疗法,也可以中药汤剂内服。用细辛、麝香、白芥子等芳香、刺激性中药制成药丸贴敷穴位的三伏贴(中医称为天灸)是“冬病夏治”中最常用的一种。绍兴市中医院开展此项目已有20余年,在慢性疾病治疗上取得确切疗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日,笔者走访了绍兴市中医院医务科长、主任中医师俞竹青,请她对“冬病夏治三伏贴”的治疗原理、适应症、注意事项等作了详细介绍。
冬病夏治三伏贴·治疗原理
夏季气温高,自然界阳气充盛,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人体的阳气在夏季也处于充盛的状态。好发于冬季或冬季加重的“冬病”多属虚寒性疾病,在人体阳气处于一年中最旺盛之时接受治疗,因势利导,采用温热的治疗方法,在相应的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祛除寒邪、益气温阳、调节人体阴阳平衡,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能激发正气,增加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冬病夏治三伏贴·适应症
“冬病夏治”一是针对寒冷季节容易发病或加重的疾病;二是针对体质虚寒的人。适合“冬病夏治”的疾病包括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风湿性关节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骨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肩周炎、颈椎病、腰椎病、强直性脊柱炎、产后风湿等;脾胃虚寒类疾病,如慢性腹泻、腹部冷痛等;女子宫寒、痛经、冻疮及体质虚弱所致的易反复感冒、手足发凉等。此种病的易发人群多为虚寒性体质,也就是俗话说的“没有火力”。通常的症状为:手脚冰凉,畏寒喜暖,怕风怕冷,神倦易困等,中医叫阳气虚弱。
冬病夏治三伏贴·治疗时间
每年夏天头伏、中伏、末伏各治疗一次,连续3年为宜。
2014年三伏天的具体时间:
头伏:7月18日~7月27日
中伏:7月28日~8月6日
末伏:8月7日~8月16日
冬病夏治三伏贴·注意事项
1.支气管扩张、活动性肺结核咳血等处于疾病发作期的患者、孕妇禁用冬病夏治三伏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者、瘢痕体质者、皮肤过敏者要慎用冬病夏治三伏贴;3周岁以下幼儿慎用三伏贴,如需使用应事先到儿科咨询。
2.每次贴敷时间应在4~8小时左右,并根据不同体质、年龄增减;贴敷后局部有轻微灼热、痒感为正常反应;如出现奇痒、灼痛难忍等应立即去掉药膏,如情况较重或伴其他不适应前往医院就诊。
3.贴药期间不宜进行剧烈运动,也不宜待在空调房间或以顶风吹电扇,最好是在自然通风的地方。
4.治疗期间饮食以清淡为宜,忌烟、酒,忌大量进食寒凉之品,少吃花椒、茴香、狗肉、羊肉和新鲜桂圆或荔枝等辛燥之品。
5.贴敷时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干爽,宜穿透气性能好的棉质宽松衣衫。
6.中药贴敷不能替代其他治疗,因此原本在服药的患者不要随意减药或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