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左,同情在右
-----记绍兴市中医院血透中心的医护人员
“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得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落,不觉悲凉!”罹患尿毒症的单阿姨家属在写给张居适院长的感谢信中,将冰心老人的这句名言赠予血透中心的全体医护人员,称赞他们是血透病人生命路上的天使。
为了采访这些天使们,1月8日早晨7:35,离医院正常上班时间还有近半个小时,笔者穿上白大褂走进血液透析中心。看到20来张血液透析床上基本满员,病友已在接受治疗,他们有的躺着在跟邻床的病友聊天,有的看电视,有的闭目养神,而医生护士在监测血压,询问病情,来回巡视,观察着患者的情况。这是医院里一个特殊科室,护士长丁燕琴告诉笔者,血液透析中心像个大家庭,这个家庭现有护士8名,医生5名。目前患者呈上升趋势,从2006年开设时的4 位上升至目前的65位,血透机由4台增加到时20台。每位患者一周大概透析三次,也就是说,他们与医护人员几乎是隔一天就见一次面,而且多数患者需要终身治疗。这种连续的治疗方式让医护人员与患者非常熟悉,相处长了就像一家人。医护人员对前来透析的每位患者的身体状况甚至脾性了如指掌, “哪个阿姨怕冷,要多盖床被子”、“哪个大伯糖尿病,容易发生低血糖”、“哪个大叔性子急”……
常年治病,不但经济上需要不断支出,心灵也要遭受折磨。血液透析中心主任富琳岩介绍,如果完全自费,仅血透费每次需420元,如今我市惠民、医保政策好,绍兴市中医院作为绍兴市惠民医院,患者透析每次自费的部分仅几十元,有的甚至全免,医院为还为透析病人免费提供中餐或晚餐。但即便如此,一些患者还是因病导致生活困难。这种病还不能多喝水,饮食也需要控制,种种折磨加在一起,患者有时心里烦躁,有的甚至会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发火。这里的医护人员理解他们心中的苦楚,对这些在生命线上挣扎的尿毒症病人,就像侍奉自己的老人一样,嘘寒问暖,倒水送饭。对他们的提问和要求,不急不躁,耐心讲解,尽量满足。
11月13日凌晨2时余,朱大伯胸闷难受,富琳岩主任接到电话后匆匆从十余里外的家中赶来,待处理好,病情稳定后,第二天的工作又照常开始了。相似情况王亚平等医师也已多次;葛大叔眼睛不方便,年轻的护士们把点心喂到他口中;车阿姨腹泻,王苏琴主管护师带领姐妹们帮她擦身、倒屉盆……。
他们用精湛的医术解除患者的痛苦,用温暖的爱心化解患者心理上的障碍,用真情唤起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在与病魔抗争的过程中,有了他们的守护与陪伴,使病友们踏着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落,不觉悲凉。
“感谢他们做这些连我们儿女都没有做到的事”单阿姨家属的感谢信虽不长,但字里行间情真意笃,肺腑之言代表了血透病人及家属的诚挚敬意和深深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