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明媚,绍兴各大景区迎来踏青登山热潮。但是,踏青过后第二天,不少人出现了膝盖疼痛、肌肉酸痛、关节扭伤等问题。最近,绍兴市中医院运动医学科的患者显著增加,他们都自称是踏青“后遗症”。
对此,绍兴市中医院运动医学科主任沈剑增向越牛新闻记者透露,近期因膝关节损伤来就诊的患者较平日增长30%,且以年轻人为主。
"运动本是好事,但错误的方式可能适得其反。"沈剑增主任提醒。
运动损伤呈现"两极分化"
年轻人占比居多
"看天气好,忍不住去爬香炉峰,没想到膝盖旧伤复发了……"25岁的黄女士近期因左膝关节囊积液被家人搀扶至医院就诊,她向越牛新闻记者表示,作为办公室白领的她平时鲜少运动,上周六见天气晴好,临时决定挑战香炉峰。未做热身便进行攀登,途中已感膝盖酸胀,仍坚持登顶。当晚,左膝疼痛加剧,经诊断为关节囊积液。
“下山时膝关节承受压力是体重的3-5倍,对于已有基础病变的关节,就像往破损的气球不停注水。"沈剑增主任指出,类似黄女士的案例近期激增,"年轻人占比超六成,多因高估自身耐力、忽视防护措施导致"。
运动损伤高峰预计持续至6月
这两类人群需警惕
越牛新闻记者从绍兴市中医院获悉,该院3月以来运动医学科日均接诊膝关节损伤患者数量较冬季增长30%,预计运动损伤高峰将持续至六月。
对此,沈剑增主任进一步分析,患者主要分为两类:一是"报复性踏青"的都市青年:久坐少动群体突然高强度运动,肌肉力量不足以保护关节;二是运动爱好者:盲目追求配速和里程,重复性动作加剧软骨磨损。
值得注意的是,中老年患者虽占比较少,但多因错误运动方式加重原有骨关节疾病。"有位70岁阿姨每天暴走2万步,结果半月板撕裂需要手术。"沈剑增主任补充道。
医生建议:
运动应量力而行
警惕"过度"信号
针对春季踏青运动热潮,沈剑增主任给出专业建议:
阶梯式增量:新手应从平地健走开始,每周增加运动量不超过10%;
装备必修课:登山需配备专业徒步鞋、护膝,老年人建议使用登山杖;
疼痛即红灯:运动中出现关节刺痛应立即停止,48小时内冰敷;
恢复观察期:运动后正常肌肉酸痛约持续3-5天,若超过1周未缓解或出现关节肿胀,务必就医。
"很多人误以为忍痛坚持是毅力表现,实际上这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沈剑增主任特别强调。对于社交媒体流行的"万步打卡",他直言需因人而异:"体重基数大或有关节病史者,可能日行5000步已是极限。"
编发审核:党政综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