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帕金森病联合会从1997年开始,将每年的4月11日确定为“世界帕金森病日”。这一天是帕金森病的发现者——英国内科医生詹姆斯·帕金森博士的生日。许多国家的政府机构和社会各界都选择在这天举办帕金森病主题活动,旨在促使患者、家属和公众正确认识帕金森病,树立科学防治理念和战胜疾病的信心。
帕金森病是仅次于老年性痴呆的第二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好发于中老年人,在60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大约为1.7%。帕金森病患者运动障碍主要表现有四大方面:
1、运动缓慢
尤其是由坐位起步、行走转身、卧位翻身和执行精细动作的时候;
2、震颤
多是安静不动的时候出现或加重,典型的可有大拇指和食指间的“搓丸样动作”;
3、肌强直
患者觉得肢体僵硬、沉重,活动费力,行走时上肢无摆动或摆动幅度减小,面部表情肌僵硬,面对喜怒哀乐没有什么变化,呈现“面具脸”;
4、姿势步态异常
患者身体常屈曲前倾、步伐碎小、慌慌张张的向前,我们称为“慌张步态”,患者也常因此而摔倒。
此外,帕金森病人还会出现非常广泛的非运动症状,比如嗅觉障碍、睡眠问题(睡眠周期颠倒、睡觉中拳打脚踢、双腿不自主的抖动)、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体位性低血压、便秘、性功能减退)、感觉异常(莫名的疼痛、麻木)、情感症状(焦虑、抑郁)、厌食、体重减轻等等。这些非运动症状可能在运动症状出现之前已存在多年。
导致帕金森病的直接原因主要是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但其确切病因目前仍不清楚,可能与年龄老化、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有关。
目前,药物治疗是帕金森病最主要的治疗手段,有时也会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治疗较为严重的帕金森病。这些治疗手段虽然无法治愈帕金森病,但能显著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