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吃什么养生?

信息来源: 本站原创 发布人: 发布时间: 2012-12-21 : 访问次数: 5053

返回列表
字号: AAA

    人们常说秋天进补,那秋天吃什么好呢?     

  秋天的主要气候特点是干燥,空气中缺少水分,人体同样缺少水分。但是,光喝白开水,并不能完全抵御秋燥带来的负面效应。我国古代就有对付秋燥的饮食良方朝朝盐水,晚晚蜜汤。换言之,喝白开水,水易流失,若在白开水中加入少许食盐,就不那么容易流失了。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则喝蜜水,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真是一举三得。

  蜂蜜是大自然赠给人类的礼物,它所含的营养成分特别丰富,主要是葡萄糖和果糖,两者的含量达70%,此外,还含有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等。蜂蜜具有强健体魄、提高智力、增加血红蛋白、改善心肌等作用,久服可延年益寿。现代医学证明,蜂蜜对神经衰弱、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肺病等,均有疗效。在秋天经常服用蜂蜜,不仅有利于这些疾病的康复,而且还可以防止秋燥对于人体的伤害,起到润肺、养肺的作用,从而使人健康长寿。

  秋燥时节,还要注意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食品,如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及酒等,特别是生姜。这些食品属于热性,又在烹饪中失去不少水分,食后容易上火。当然,将少量的葱、姜、辣椒作为调味品,问题并不大,但不要常吃、多吃。比如生姜,它含挥发油,可加速血液循环,同时含有姜辣素,具有刺激胃液分泌、兴奋肠道、促进消化的功能。生姜还含有姜酚,可减少胆结石的发生。在古代医书中也出现这样的警示一年之内,秋不食姜;一日之内,夜不食姜。看来,秋天不食或少食生姜以及其它辛辣的食物,早已引起古人的重视,这是很有道理的。

  秋季是人最容易长脂肪的季节。这是因为立秋之后,天气慢慢地变得凉爽起来,人的食欲大开,夜间的休息也舒服多了,闲暇时间疲惫的身体更愿意安静地休息,而不愿意参加有体力消耗的活动。这样一来,人体每天的热量摄入大都超过热量消耗,使脂肪一点点地囤积起来。如果不加以调整,经过秋、冬两个季节,人就会胖很多。年复一年,人就会很快发福起来。更要命的是,肥胖既有碍人的形体美,还会带来高血压、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等文明病,所以一定不能纵容它。
诗云:秋凉好个爽已凉天气未寒时,人们趁此不热不冷的气候,适宜吃补,健身过冬。所以厦谚有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而且先补重阳补霜降,所谓秋补,比补冬更要紧。

  古人以字代字说,谐音,有三羊开泰之说。民间食俗煲羊肉煲羊头常以姜、枣为佐料调味而成,男女老幼均可食用。俗语吃脑补脑,吃煲羊头能辅疗头风等疾病。另有加四珍八珍的补药煲羊肉,中医书上有辅疗肺病、疟疾的记载。栗子有干果之王的誉称。秋季蒸制栗子糕果食用,有补肾强筋,健脾养胃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