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越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绍派伤寒是治疗外感病的一种独特诊疗技术。绍派伤寒的起源比较早,明代的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伤寒典》的“治例”九类中就有关于绍派伤寒的描述。随后,清代的俞根初弘扬景岳学术并确立绍派伤寒,记载于《通俗伤寒论》,序曰“吾绍伤寒有专科,名曰绍派。”因此,后人尊其为绍派之鼻祖。
历代越医在不断摸索中,总结出一整套治疗伤寒的方法。绍派伤寒提出“以六经钤百病,为确定之总诀;以三焦赅疫证,为变通之捷径”观点,创新了中医外感病理论,而且其特点也十分明显。绍派伤寒创立三百年,薪火相传,不断发扬光大,其特色诊疗技术如今已广泛应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伤科、治未病科等。
诊法重腹诊,虚实辨分明
除通常所说的望、问、闻、切四诊外,绍派尤其重视并且擅长腹诊。绍派腹诊源于《内经》,由俞根初融先贤的精华与个人心得而成,被誉为“诊法之第四要诀”。其诊法宜按摩数次,或轻或重,或击或抑。拒按与否,以察胸腹之坚软;灼手与否,以察胸腹之冷热,定其病之寒热虚实。若欲诊肌表之病变,则宜轻手循抚,自胸上而脐下,知皮肤之润燥,可以辨寒热;若欲诊深部之病变,则宜重手推按,察其硬否,问其痛否,以辨脏腑之虚实,沉积之何如;若介于上述二者之间,宜中手寻扪,问其痛不痛,以察邪气之有无。绍派的后人们在传承前辈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及先进的检测手段,将腹诊运用于治疗脾胃及肝胆肿瘤等疾病上,使辨证更精准,用药更得当,疗效也较以往更佳。
用药尚清灵,祛湿有妙方
俞根初曰:“浙绍卑湿,凡伤寒恒多夹湿。”绍派辨证重湿,施治主化。治风湿,取“风能胜湿”之意,常用温散之品以微汗,如用羌活、防风、白芷,重则白术、苍术、麻黄、桂枝。湿热之病以芳淡之品宣化,通常用蔻仁、藿香、佩兰、滑石、茯苓、猪苓、茵陈、泽泻之类,重则用五苓散、三石汤,取其辛香疏气、甘淡渗湿之义。蒿芩清胆汤、柴胡达原饮等为其代表名方。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绍派医家用柴胡达原饮加减,与现代医学共同发挥了重要作用。
绍派喜用鲜药、药汁等,认为其质纯性专取效捷,常用的有鲜葱白、鲜生姜、鲜生地、鲜白茅根、鲜石菖蒲、鲜荷叶、鲜冬瓜、鲜芦根等,药汁有鲜石菖蒲汁、生姜汁、藕汁、梨汁、西瓜汁、荸荠汁等。当今湿重体质者较多见,临床以绍派清灵法治之屡获效验;嘱患者以药食同源的鲜药、药汁调理,更是受到年轻人的欢迎。
炮制有特色,相反却相成
药物的特殊炮制法是绍派另一特色。如鳖血炒柴胡,入经达气,入络利血,祛除少阳之陷邪,用于体弱阴亏及产后血虚感受外邪者。用鳖血制约柴胡的发散之性,既能取柴胡解表之功,又不致耗散阴津。川桂枝拌飞滑石,温散在表之风寒邪气,又兼顾清热利湿。鲜生姜蜜煨,增润以防过于香燥,干姜拌捣五味子、麻黄拌捣熟地亦是如此,相反却相成。潞党参米炒,温运脾阳以复中焦;北秦皮醋炒,增强清理湿热止痢之功;苏子拌海蛤壳,莱菔子拌捣砂仁等,则是相辅相成,更为常见。
调理有专篇,治养须并重
《通俗伤寒论》设“瘥后调理”专篇,认为瘥后调理与患者能否痊愈及病后生活质量息息相关。瘥后调理的作用有三:其一,清余邪,防病复发。伤寒温病,大邪退后,因元气已虚,祛邪无力,使余热残留;或因痰湿黏滞,留于经络;或因热伤血络,血虽止而瘀尚存。若不清余热,化痰瘀,稍有不适,随时可以转复。其二,扶正气,御邪于外。绍派尤重视后天脾胃,认为伤寒、温热之症多属胃肠伏邪所致。胃肠已失正常健运之功,最宜忍饥耐饿,平卧安静,热退舌净无苔,始可渐进粥汤。扶正气者,食补优于药补。其三,畅情志,起居有常。病后之人,每因患病日久,起居无常,久居病室,久服药物,多有情志不舒。应除思虑,节言语,戒嗔怒,静心和气,心情舒畅,方有益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