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当心四种常见疾病,中医专家教你如何预防
记者 潘秀玮
随着北方冷空气的入侵,我市这段时间的气温明显下降,季节交替、昼夜温差变化、饮食不规律等会让不少人生病,正所谓“多事之秋”。今天,一起来听听市中医院胃肠科主任医师丁泳为大家介绍四种秋季易得疾病及预防治疗的建议。
“伤风”是小病但不可小觑
“由于秋季早晚及室内外温差较大,人体免疫力下降,易导致病毒侵入机体。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是高发疾病,特别是老人、小孩。”丁泳表示,中医认为,秋季感冒属于“伤风”“时行感冒”。
“如果感冒出现流鼻涕、鼻塞等症状,可接上一盆热水,头上围条毛巾保护头部,然后深呼吸水蒸气,这样能有效畅通阻塞的鼻腔。不少人感冒常伴有嗓子疼的症状,用生姜治疗嗓子疼是最佳选择,可以把生姜切成姜末放进杯子里,倒入开水泡5分钟左右,再把姜汤水过滤出来饮用即可。”丁泳说,预防感冒非常重要,感冒是诱发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主要原因,严重的感冒还会诱发更为严重的疾病,不可小觑。
丁泳说,如果害怕感冒,应平时加强身体锻炼,多喝开水,日常注意防寒保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多喝水,少食多餐,饮食要清淡,可用南杏、川贝母与梨做炖品食用。同时,加强锻炼,每天保持充足的睡眠。
天干物燥让咽喉也中招
“秋季天气干燥、昼夜温差较大,很多市民在饮食上不注意食物温度,冷热刺激会给咽喉带来伤害。”丁泳说,在很多单位,秋季也会使用空调,常处在空调风口或室内,也会使得咽喉炎高发。
对于预防咽喉炎症,中医建议,杏仁雪梨汤润肺止咳,可取杏仁10克,梨1个,冰糖30克。先将梨削皮去核,切成小块,与杏仁、冰糖共置碗中,加适量水放锅内隔水蒸或炖一小时即可食梨喝汤,另外,冬苋菜、蜂蜜、番茄、杨桃、柠檬、青果、海带、萝卜、芝麻、荸荠、甘蔗等食品,具有清热退火,润养肺肾阴液的作用,可适量选食。
同时,建议市民室内外温差不要相差太大,室内的温度最好保持在26℃左右。空调房不宜久留,应多到室外走走、活动身体,增强体质。注意口腔卫生,养成饭后漱口的习惯,使病菌不易生长。发现“口喉不适”的症状需及时就医,避免咽喉炎向慢性病发展。
肠胃问题在秋季高发
由于秋季气候变化,及昼夜温差悬殊,衣着不对,极易导致腹部着凉。人体受到冷空气刺激后,胃酸分泌增加,导致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使抵抗力和适应性降低。同时天气转凉,食欲旺盛,又有大量瓜果上市,饮食不当会加重胃部负担,使得患肠胃疾病的人数增多。
丁泳建议,秋凉之后,要注意保暖,特别是在昼夜温差较大的夜晚,睡觉要盖好被褥,以防腹部着凉。
此外,胃病患者饮食应以温软淡素为宜,做到定时定量。进食时要细嚼慢咽,不吃过冷、过烫、过硬、过辣、过黏的食物,更忌暴饮暴食,戒烟禁酒。
同时,肠胃病人要结合自己身体体征,适度运动锻炼,提高抗病能力,减少疾病复发,但也要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而殃及胃病。
谨防轮状病毒来袭
丁泳介绍,小儿腹泻是秋季儿童常见病,多是由轮状病毒感染所致。发病年龄以6个月~3岁最多见。秋季腹泻在临床上有三大特征,即感冒、呕吐、腹泻。
丁泳表示,中医提示,宝宝一旦腹泻,首先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千万不要自行使用止泻药或服用抗生素。对于轻型腹泻患儿,遵循预防脱水、纠正脱水、继续饮食、合理用药的原则,一般腹泻很快就能康复。
同时,小儿腹泻,主要是因其脾胃薄弱,肠道发育不健全,调节功能差,消化器官发育未成熟,抵抗力弱,才引发秋季腹泻。只要提高宝宝免疫力,就能大大降低秋季腹泻的发病率。
同时建议患儿多食大米、薏米、胡萝卜、山药等食物。这是因为大米,性温和,可以和胃气、补脾虚、和五脏。胡萝卜,性味甘辛,微温,无毒,入肺、脾经,小儿常喝可以润肺止咳、健脾止泻。山药有健脾、除湿、益肺固肾、益精补气之功效。
让鼻子做做运动
秋季呼吸道疾病较多,而对于肺部来说,鼻子很重要。如果鼻子的通气功能受到影响,对肺脏作用的影响并不小。
为此,丁泳建议,多给鼻子做运动。具体方法是这样的:先用左右两手的大拇指外侧一起摩擦,等到搓热了,用手拇指外侧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各都按摩30次左右。
接着,按摩鼻翼两侧的“迎香穴”15-20次(迎香穴在鼻翼外缘中点旁边0.5厘米处,鼻盾沟的中间),每天可以按摩3-4次,能够增加鼻子的耐寒能力,还可以治疗鼻子堵塞、伤风等疾病。
常做吐纳健身法
秋季养生,丁泳还建议做做吐纳健身法。
清晨洗漱后,在房间里面闭上眼睛端坐好后,先进行36次的叩齿,接下来用舌头在嘴巴里搅动,等到嘴里的津液满了之后,分三次慢慢吞下,并且送到丹田,过一会儿,再慢慢地做腹式呼吸。
吸气的时候,舌头抵在上颚,然后用鼻子吸气,用意念送到丹田。再将气慢慢从口中呼出,呼气的时候要默念“咽”字,但是要记住了,不要出声,这样反复做36次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