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晚报】看中医减少跑 就医服务更贴心——市中医院“最多跑一次”改革让患者真切感受到便利

信息来源: 本站原创 发布人: 发布时间: 2018-07-13 : 访问次数: 4650

返回列表
字号: AAA

       

“最多跑一次”工作站前,医务人员提供悉心的服务

     共享轮椅,患者用起来很方便

        “市中医院的‘最多跑一次’改革真让人太方便了!”昨天,市民汤先生由衷地说。在刚过去的这个周末,他76岁的父亲摔伤了腿被送进了绍兴市中医院,医院患者很多,但一进医院就有共享轮椅可以租借,还有免费的中药配送服务,整个看病流程十分顺畅,几乎没有额外的等待时间。
  医院看病方式正在发生革命性变化,感受最深也最有发言权的,当然是患者。近年来,市中医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在市卫生计生委的统一部署下,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优化就诊流程,推出特色服务,让患者真真切切实现“少跑路”。
        ■记者 王珏 (照片由市中医院提供)

       “送药上门”很贴心

     排长队、看病烦曾一直是患者看病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而如今市中医院通过改造就医流程,让越来越多的患者切身体会“慢郎中”的人性化服务,让看中医也成为了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

  昨天上午,家住柯桥区漓渚镇的张大爷看完病,直接拿着药方在医院的中药房窗口填写了地址。下午,他在家里便收到了快递包裹,包裹里正是他上午看医配的14帖中药。“不用排队等候,不用随身携带,家门口就能取到药,太方便了!”张大爷患风湿性关节炎多年,腿脚行动不太方便,一直在市中医院治疗。他由衷赞叹,“以前要在中药房门口等两三个小时才能取到药,还要拿着半个月用量的两大包药挤公交车,现在这个服务真当贴心!”

  他所享受的“待遇”,是市中医院自2017年11月16日起推出的免费中药快递服务。为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市中医院根据“煎药麻烦、调剂费时、携带不便”等特点,推出代煎、自煎中药饮片的免费代邮服务并送药上门,从而减少患者在院等候的时间,免去二次来院取药的麻烦。

  “送药上门”,前提是优化流程。患者在医生处开具相应的处方并交费后,可凭取药单至中药房前台处登记详细确切的投递地址及联系电话,无需在窗口长时间等候,回家后只需在家等待收药即可。为满足患者需求,只要是当天上午11点前看病的越城区、柯桥区、上虞区患者即可在当天傍晚6点前收到中药,11点后的,在次日中午前收到;诸暨、嵊州、新昌等地患者在次日中午送达;其它地区最迟在3天内送达。

  这项便民服务措施推出后,选择这一服务的患者明显增多。截至目前共服务1万余人次。据市中医院中药房有关药师介绍,从这两天的送药服务情况看,患者来自新昌、嵊州、柯桥的都有,而且很多即便是在越城区的,也选择送药上门,免去等候的时间。

  在昨天的配药单上记者看到,需要送药上门的人确实不少,有些居住在延安路、则水牌等地的居民,也因为便捷而选择了“中药免费快递上门”。

   “容缺受理”便民惠民

  日前,去绍兴市惠民医院医疗管理办公室办理医疗优惠证的低保对象李先生因忘记带身份证、户口簿的原件,正准备沮丧地离开时,被市惠民办的工作人员叫住了,“李先生,我们可以先帮您把惠民证办了,下次来拿证时带上身份证、户口簿原件就行了。”

  听到这话李先生很是感激,他说:“我是一个癌症患者,身体没力气,家人又抽不出时间来办理,从孙端镇到市区一个来回至少要花费一个上午,而且作为病人也总想尽早办理,尽早享受,你们这种‘容缺受理服务’真是帮了我的大忙!”

  绍兴市惠民医院医疗管理办公室设在绍兴市中医院。据惠民办主任华家莉介绍。惠民对象中绝大多数人的生活依靠政府救助,不仅经济拮据且年老体弱、疾病缠身,生活、行动多有不便。为进一步提高服务质效,市中医院推出了“容缺受理”服务,对主要申报材料齐全,但手续有欠缺的惠民对象先行受理,省去了现场办证等候,缩短了在指导医院和协作医院就诊所规定的需办证一周后才生效使用的时间要求。  

  与此同时,自2016年5月起,市中医院还为出院患者准备“出院资料袋”,将出院记录、出院诊断证明、门诊病历、护患联系卡和健康宣教资料等资料全部放在一起,防止患者在复诊或者报销时资料缺失。

  “出院资料袋”是绍兴市中医院护理部深入推进优质护理的又一举措,医院专门对“出院资料袋”的外观进行设计,让“出院资料袋”看上去既时尚又实用。

  截至目前,医院共送出1万余个资料袋。小小的袋子装的不仅是健康相关的资料,更多的是绍兴市中医院的爱心、细心和对患者的尊重。

  免费提供轮椅租借服务,一直是市中医院的一项便民措施,但存在租借、归还手续繁锁,有些患者长时间借用轮椅不及时归还,轮椅使用率不高等问题。医院在保留自备免费借用的轮椅外,还在全市首家引入“共享轮椅”,为患者、医院带来了便利。

   “送医下乡”精准服务

  为让老百姓家门口就能看名医,今年,“官莉莉专家工作室”在越城区陶堰卫生院成立,这是市中医院首个在医联体成员单位设立的专家工作室。“专家下乡”效果很好,工作室成立当天上午,近200名患者前来看专家。

  这是医联体再升级的服务模式。越城区陶堰镇卫生院去年4月28日和市中医院结成医联体。运行一年来,通过专家坐诊、开设特色门诊等帮扶,有效提升了基层卫生院的医疗水平,该院门急诊人次同比上升13%。

  在医联体建设过程中,市中医院把陶堰镇卫生院这样的11家市内基层医疗机构视为“近亲”,下沉医疗资源和人才,助其提升服务能力和群众就医满意度。与此同时,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省立同德医院等省级医院签约,攀上“高亲”,绍兴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上省里的顶尖专家。市中医院还认下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中医院这一跨省“远亲”,开展学科植入式帮扶。

  针对每一个“近亲”的实际需求,市中医院贴心地推出菜单式学科选择,精准确定帮扶方向。如越城区府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皮肤科治疗带状疱疹有优势,但后续的疼痛治疗比较薄弱,市中医院疼痛门诊与其结亲,延伸诊疗的深度。陶堰镇卫生院尚无能力开展外科门诊小手术,结成医联体后,就可以预约绍兴市中医院的专家下沉手术,填补了技术空白。

  去年,省级医院下沉到市中医院的专家达115人次。“管理学邵医,中医学同德,‘攀高亲’让我们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市中医院院长毛小明说,“未来,我们还会加大对基层的下沉力度,基层百姓看病将更实惠、更便捷,同时让绍兴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上省里的顶尖专家。

 

市中医院“最多跑一次”改革亮点 

  1多途径分时段预约挂号,让看病少排队。医院通过开通网站、手机端、电话、自助机、医生诊间工作站等多途径的预约方式,实施分时段预约,节约患者时间。

  2信息化结算支付方式,让付费更便捷。患者可以通过自助机实现现金、银行卡、微信、支付宝等付费,医院同时开通诊间结算、床边结账等服务,大大方便患者。

  3一站式检查预约中心,让检查少跑腿。通过优化流程,检查预约中心可以安排最省时方案,让核磁共振、CT、胃镜、肠镜等检查病人尽可能只跑一次完成多项检查。

  4一体化入院准备服务,让住院更省心。入院准备中心统一办理床位分配、床位预约、入院缴费等事项,可以实现患者少跑路。

  5一站式医疗审批服务,让流程更简便。门诊综合服务中心提供预检分诊、导医导诊、门诊投诉接待、医保咨询及审批、医学诊断等,相关证明审核盖章更方便。

  6惠民便民多措并举,让服务更贴心。除自助取单、取片服务外,“出院资料袋”还为出院患者提供出院记录、出院诊断证明、病历、护患联系卡和健康宣教等资料,防止患者复诊或报销时因缺失而再跑一次。

  7中药免费快递到家,让配药更方便。患者就诊缴费后,直接到中药房窗口登记后便可回家,省去来回跑。

  8医联体双向绿色通道,让转诊更顺畅。向省级医院“攀高亲”,与市内医疗机构“结近亲”,在省外结对帮扶医院“扶远亲”,让老百姓得到更大实惠。

  预约服务中心让患者省时又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