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晚报】冬病夏治 除了外贴还要内服

信息来源: 本站原创 发布人: 发布时间: 2015-07-03 : 访问次数: 3573

返回列表
字号: AAA

          冬病夏治是中医的传统疗法,体现了中医“春夏养阳”的思想,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冬病夏治就是通过中医药的治疗方法,顺应夏季高温,人体内阳气通达,有驱邪外出之机,此时用药阳气易于培补,邪气易祛,较易达到治愈疾病、缓解疾病症状、减少疾病复发的目的。

  常见的冬病夏治方法除了“三伏帖”穴位敷贴疗法之外,还有内服中药汤剂的方法。

  我们常说的“冬病”,是指冬季或天气突然转冷时出现或者加重的疾病,包括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阻塞性肺气肿等及体质虚弱所致的反复感冒、过敏性鼻炎、各种慢性虚损性疾患等某些疑难性顽固性疾病。引起“冬病”的原因可归为外因和内因:外因多是冬季气候寒冷,人体阳气相对不足,容易被外界寒邪所侵袭,引起疾病发生或加重病情。就内因而言,“本虚标实”是“冬病”出现的主要原因,“本虚”多为肺、脾、肾三脏不足,正气亏虚,不能有效抵御外邪的侵袭;“标实”则主要指痰饮而言,肺、脾、肾三脏虚亏,津液输布失常,聚为痰饮,蛰伏藏匿,变为宿痰,当外邪来袭引动宿痰,痰壅气道,便引起胸闷气喘、咳嗽咳痰等症状。

  绍兴市中医院中医内科充分发掘本院诸位名老中医的经验和方法,以扶正固本、燮理阴阳为治则,以补肺活血、温肺化饮、健脾补虚、益肾平喘为基本治法,主要选用麻黄、射干、姜半夏、细辛、杏仁、前胡、紫菀、苏子、桑白皮、黄芩、地龙、僵蚕、丹参、红花、黄芪、党参、白术、补骨脂、巴戟天、紫石英、肉桂、仙茅、仙灵脾、菟丝子、紫河车、蛤蚧等中药材,配伍严格、组方精当。内服中药汤剂灵活性很强,中医师依据每位患者的具体症状不同,详细辨证论治,开具一张为患者量身定制的处方。每次复诊时,依据服药后效果可再灵活增减药物,以达到药中肯綮的效果。口服中药汤剂具有吸收率较高的优点,配合外用穴位敷贴治疗,较单一穴位敷贴疗法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