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疾病包括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阻肺、慢性咳嗽等。此类疾病最大特点就是冬季易发或发作频繁,而且越发越重,治疗较困难,需反复住院,多经久不愈,夏季病情相对缓解,可谓真正的“冬病”。其发病机制最主要为肺、脾、肾三脏气虚以及痰饮内伏。遵照中医学“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及“冬病夏治”之理论,“夏治”中采用中药内服结合穴位膏药外敷之方法,使阳气充盛,阴精内守,正如《素问·脉要精微论》云:“四时之病,以其胜治之愈也。”从而达到在寒冷季节减少发作甚或不再发作的目的,亦达到了对咳、喘病“治未病”的目的。
采用中医“冬病夏治”这一传统理论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咳嗽疗效较好。
三伏药贴的功效与所选中药的性味、功效及药理作用有关。白芥子味辛,性温,有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之功效;细辛味辛,性温,有祛风解表、消肿止痛的功效;延胡索味辛苦,性温,有活血散瘀、理气止痛的功效;甘遂味甘苦,性寒,有逐水攻痰、利水消肿的功效。
药物贴敷在肺俞、心俞、脾俞、肾俞穴位上,可产生协同作用。肺俞有止咳化痰的作用,既可散肺中留伏之寒邪,又可补益肺气;心俞有养血安神、脾俞有培土生金、肾俞有纳气固本的作用,这对脾虚生痰的支气管炎有治本的作用。对心肾不交、肾不纳气的支气管哮喘可发挥治疗作用。肺俞、心俞、脾俞、肾俞多集中在背部交感神经链所处的位置,在这些穴位上贴敷药物,可使上中下三焦相通,平衡阴阳,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防病治病效果。不同的疾病,选取不同的穴位,贴上药物,达到疏通经络、防病治病的目的。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冬病夏治三伏贴治疗能提高患者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淋巴细胞的转化率,升高血清球蛋白的比率和体液中IgA,IgG的含量,增加血浆皮质醇的含量,降低血中嗜酸性细胞数目,这表明贴药后机体的细胞免疫能力有所提高,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内分泌功能有所改善,使在冬季来临未发病之前的机体防御功能得到了加强,并减少冬季呼吸道的感染、减少发作次数。
绍兴市中医院开展冬病夏治多年,临床实践证明三伏贴对呼吸系统慢性病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能够明显减少冬季咳喘发作次数,减轻发病程度,是一种方便有效的治疗方法。三伏贴是在头伏、中伏、末伏期间,每伏中任选一天各治疗一次,连续3年为宜。今年三伏贴时间:
头伏:7月13日~7月22日
中伏:7月23日~8月1日
末伏:8月2日~8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