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27名2025年尼泊尔紧急搜救研修班学员来到绍兴市中医院考察交流,研习古老中医文化,提炼现代救援智慧。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训练中心副主任尹正、浙江省红十字会一级调研员季云松、浙江省红十字会赈济救护部(捐献工作部)副部长陈佩,绍兴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陈洁,绍兴市红十字会党组成员、秘书长傅亮微、绍兴市红十字会赈济救护部(捐献工作部)部长吴陈威,绍兴市中医院党委书记陶建华等陪同。
“这些古老的智慧,是否蕴含了适用于现代灾害现场简单急救的思路?”来到越医博物馆,来自喜马拉雅山麓的学员们首次领略到江南烟雨孕育出的千年越医智慧。跟随讲解员的脚步,大家聆听越医先辈悬壶济世的故事,对展柜中古代用于处理外伤、骨折的器械和医书记载产生了浓厚兴趣。学员们记录、思考,向院方专家发问、探讨,寻找古今医学交叉点。
“这种练习对保持搜救队员的身体柔韧性和核心力量很有帮助!”抬臂、下蹲、转体,八段锦简单的动作蕴含着调息养生的道理。推、拿、按、揉,精准有力的推拿手法效果显著。学员们一致认为,在高强度搜救任务间隙进行短暂练习,能帮助缓解疲劳、恢复体能,中医特色疗法则在灾后康复中有用武之地。
“认识这些天然药物,在野外搜救或资源匮乏的灾害现场,或许能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绿意葱茏的百草园中,中药剂科专家详细地介绍薄荷、鱼腥草等常见草药的功效。学员们俯身仔细辨认叶片,轻嗅草叶独特气息,思索“利用当地资源进行人道救助”理念的实践路径。
临别之际,双方以礼相赠,绍兴市中医院准备的特色中药香囊不仅代表着健康祝福,内含药材也赋予驱蚊防病等实用功效。
2025年是中尼建交70周年,此次考察交流是中尼双方在防灾减灾救灾领域合作的生动实践。作为冠名红十字医疗机构,绍兴市中医院将在救援人员培养领域,助力开展更多专业化、多层次的交流合作。